台儿庄战役中不能破解的密码——白族话-尊龙凯时官方旗舰店

0632-3181189
zzlncm@163.com
 
2018年10月23日 16:25:58   来源:枣庄市档案馆

三十年代的芦沟桥


1937年“七.七”芦沟桥事变爆发,南京国民政府在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和全国人民掀起抗日高潮面前,不得不作出抵制侵略、对日作战的措施。



芦沟桥事变第二天,中国共产党发出通电,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抗起


云南省主席龙云


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,虽居抗战大后方,但号为“云南王”的龙云积极响应抗战,于9月份将全省原有的6个步兵旅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60军。 




1937年10月5日,六十军誓师出征 


1938年4月21日,列车将60军从河南的民权、兰封一带经陇海铁路的徐州、赵墩,转沿临枣台支线陆续运抵台儿庄南部的车辐山车站,从此便拉开了滇军60军血战台儿庄的序幕。他们以伤亡逾半的巨大代价,在枪林弹雨、尸山血海中打拼出一支“冲锋在最前头,坚守在最关头,撤退在最后头”的中流砥柱式令日寇胆寒的铁军形象,为台儿庄大战最后阶段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


滇军出征


在这场中华儿女的拼死一搏里,滇军第60军白族士兵在战役中使用的白族“民家语”,成为日军永不能破解的军事密码,被传为佳话。



《风语者海报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看过美国好莱坞战争史诗电影《风语者》的人都知道,在太平洋战争早期,美军的作战密码屡被日军破译,致使其在战场上屡屡受挫,一度深陷被动。1942年美军征召了美国最大的印第安部落纳瓦霍人入伍,使用纳瓦霍语编制了安全可靠的密码——纳瓦霍密码。



滇军出征台儿庄


而在台儿庄大战中,为防止日军窃听,中国军队第60军也曾经派“风语者”担任电话兵,用白族语言传递信息,比美军使用纳瓦霍语还要早上几年。
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在台儿庄大战的关键时刻,我军的电话屡被日军破坏,他们在夜间放出军犬小丝狗,专咬断我军电话线,造成指挥系统失灵。这些小丝狗被我军捕获后,日军又派特务、汉奸窃听我军事电话,了解我军内部的布置和对敌作战方针指令,刺探情报,一度造成指挥信息外泄。



电台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我军只得改用发报机发报,可是,发报的密码又常常被日军破译,这对我军的作战十分不利。在战斗极为残酷的时候,为了保守军事机密,防止敌人窃听,保障指挥畅行,有人提出了一个好办法,改用少数民族语言直接发报。军部立即下达命令,从第60军中挑选出一些白族战士,把通讯营、连、排的电话员全部换成白族士兵担任,用白族语直接通话。


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套完整的符号,他的系统性是所有符号中最为精密和严谨的。对于不懂这种语言的外族人来说,该语言就是一套密码,要想破解就得先学会这种语言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,现有56个民族,55个少数民族。除回族、畲族、满族的绝大部分讲汉语外,其他52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。



战前的台儿庄


这些民族中以一个民族讲一种语言的为多,有些民族讲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。白族语言的发音里有很特殊的声门磨擦音,音调也复杂完备到具有8个,不好掌握,这在整个人类多姿多彩的语言中并不多见。它使得白族话说起来抑扬顿挫、铿锵有力,富有音乐感。


“说的比唱的好听”,用这句话来评价白族语言是再恰当不过的了。白族人口虽不多,但聚居在大理附近各县,文化水平较高,军事院校学生多,参军的也多。在作战中凡是上面下达的作战命令,或是上报的情况报告,都被译称白族语言进行通话。



战前的台儿庄


日军在侦听中忽然听到这些莫名其妙的语言,束手无策,虽然请了最好的破译密码专家,但这些密码使得日军瞠目结舌一筹莫展,纹尽脑汁也弄不明白这些奇怪的电码是哪种语言,不但听不懂,也找不到翻译,成为“聋子”日军。

因为白族话这种自然语言没有现成、稳定、单一的规律可循,加大了迅速破解的难度,除非懂这种语言,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破解,一般情况下等敌方明白过来,找到能破解这种密码的人,战斗也早已经结束了。当他们明白了这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时,为时已晚。


白族战士为六十军立下一大功,白族语言传译的密码为台儿庄大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

台儿庄大捷,中国士兵进入台儿庄的小巷,搜捕日军残余


1938年4月7日,台儿庄大战取得胜利,举国欢腾。台儿庄大战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。



1938年4月8日,《新华日报》发表社论庆祝台儿庄胜利


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两个精锐师团的1万多人,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又一次打破了“日军不可战胜”的神话,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心,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骄狂气焰,而这种不能被日军破解的密码——白族话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

网站地图